在之前的文章中前十证券公司,我们聊过六七十年代一些省份的驻军情况,比如河南、辽宁、河北等地都曾有4个军驻扎。今天我们把目光转向广东。其实在五六十年代,广东境内同样也驻扎了4个军,可以说是精锐力量汇聚一地。那么,为何广东会有这样的特殊情况呢?下面就来细细说说。
一、历史上的南北差异
在中国古代,中原王朝主要的安全威胁几乎都来自北方的游牧政权。王朝强盛时,会主动出击,北上作战;衰弱时,则依靠北方险要地形防御。因此,大部分精锐部队都集中在北方边境。
唐朝时期的“天宝十节度使”就是典型例子,十个节度使中有八个在北方,岭南节度使兵力最弱。宋代情况也差不多,主力部队部署在河北、西北等地,用来对抗辽、西夏。岭南驻军有限,遇到叛乱或交趾入侵时,只能临时从西北抽调部队。由此可见,岭南在唐宋时期的防务压力并不算大。
明朝时,九边重镇(辽东、甘肃、太原等)依旧集中在北方。相比之下,东南、岭南的军力投入不多。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清朝。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,威胁来自海上,清政府不得不在沿海加强防御。那时,广东的驻军数量大幅增加,八旗兵加绿营兵共七万多人,规模远超以往。
展开剩余78%二、新中国成立后的军区格局
建国初期,全国划分为6大军区,广东属于中南军区的管理范围。到了1955年,原来的6大军区被撤销,调整为12大军区,随后又在1956年设立了福州军区。广东则由新成立的广州军区负责。
广州军区最初下辖5个军:41军驻汕头,42军驻惠阳,43军驻海南,55军驻湛江,47军驻湖南衡阳。从部署可以看出,除47军是机动部队外,其余4个军都紧贴沿海,负责防务。值得一提的是,当时海南仍属广东管辖,所以广东境内算是驻扎了4个军。
三、广东为何有4个军?
当时的背景是:我国的海空军力量较为薄弱,而对手拥有明显优势,常常威胁东南沿海。为了应对可能的两栖登陆战,广东、福建等沿海省份必须驻扎大量部队。
另外,广东部队还肩负两大任务:一是随时支援福州军区,进行渡海作战;二是必要时能机动进入广西,支援抗法斗争。1961年,广州军区的43军撤销,只剩4个军,3个驻广东。
到60年代末,北方边境局势紧张,大量外军集结压境。为了加强北方防线,我国开始从南方抽调精锐北上,广州军区的43军就是在这时调往河南,改隶武汉军区。随后,41军也北上,广东境内的驻军减少到2个。1970年,47军北调至陕西,归兰州军区管理,广州军区只剩下41、42、55三个军,其中只有42、55两个军驻扎在广东。
四、裁军与调整
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中,战功显赫的55军被撤销,只留下41军、42军,改编为集团军。其中,42集团军继续驻扎广东,41集团军驻防广西。这个格局维持了30余年,直到2016年军改。可以说,从最初的4个军,到最后只剩1个集团军,既反映了国际环境的变化,也说明我国海空军实力的增强使得防御方式发生了转变。
另外,1988年海南从广东分出,设立为单独省份,但在讨论历史时,广东和海南的驻军情况往往需要放在一起看。
结语
从古代到近现代,岭南的战略地位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。广东在新中国初期驻扎4个军,正是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。随着外部威胁的变化和国防力量的发展,驻军格局也不断调整。
最后,向所有曾在这片土地上保家卫国的老兵致敬。关于解放军部队的故事前十证券公司,还有很多值得慢慢讲下去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